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文章检索:
 学校首页  首页  本馆概况  学校文化  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  校史编研  年鉴编撰  支部建设  工会活动  本馆荣誉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校史编研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史编研>>正文
豫西行政干校的创建
2017-10-16 11:04 编辑:刘鑫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1948年7月在宝丰创建、1949年5月东迁开封的豫西行政干部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为革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豫西行政干部学校(以下简称豫西行政干校),是随着豫陕鄂区的撤销和豫西区的建立,为解决行政干部缺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移驻宝丰,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支野战军作战。经过宛(南阳)西、宛东、开封、睢杞和襄樊等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大量有生力量,除少数重点城市为国民党占领外,中原各解放区已连城一片。在这种形势下,开辟和建设中原解放区的任务迫在眉睫,解决解放区急需干部的问题亦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豫西区原是豫陕鄂区的一部分。1948年5月豫陕鄂区撤销,分别建立陕南区和豫西区。豫西区作为解放战争时期较早的根据地,负有支援战争、支援新区的光荣使命。要建设好豫西区,需要大量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政策水平的干部。于是,中原局决定由豫西行政公署创办行政干校。

1948年7月,豫西行署抽调曲乃生、戴汤文、高维英、张汉桢4人,到宝丰筹备建校。在中共宝丰县委、县政府协助下,他们将校址选定在宝丰城南5华里的杨老庄。杨老庄临近宝(丰)鲁(山)公路,交通便利,环境清幽。村中杨姓大地主逃跑后留下100多间瓦房,经简单修补,就成了一所规模可观的校舍。

随着筹建工作的进展,学校领导成员和机构设置逐步确定下来。校长由豫西行署主任李一清兼任(1949年2月,李一清奉调离职之后,高芸生升任行署主任兼任校长)。副校长先为曲乃生,不久曲乃生凋往中原局宣传部,由戴汤文接任。学校设办公室、教务处和总务科。戴汤文兼办公室主任,焦大铭任秘书,赵树才任教务主任,张力任副主任,张汉桢和刘子亮分别任总务科正副科长。到9月份,中原局在宝丰统一分配中原支队干部时,又派朱银生、牟平、许新生等到校工作。不久,为了加强学校党的领导,又建立了学校党组,张力任党组书记,赵树才任副书记,张道彰任党组成员。

在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后,学校即发出招生广告,开始招生。《广告》明确指出:“本校以培养豫西区行政、经济、教育及其他民主建设所需之干部为宗旨,”“不分男女凡年满十八岁体格健康而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均可报名”。由于学校干部不足,招生广告发出后,除附近县由干校派员前往招生外,豫西大部分地区主要靠各级中共组织和政府宣传动员广大知识青年报名投考。考试科目有国文、数学、政治、常识等,笔试之后再进行口试和体格检查。后来,学校看主要靠知识青年报名投考,仍不能完成预定的招收学员人数,就组织力量到较远的地区招生。如1949年1月,张道彰到宛西各县招收学员百余人,在南阳靳岗编队(第13队)后到宝丰;1949年春,学员董向远又到舞阳一带招收了第14队学员。从1948年8月开始,豫西行政干校前后共招生4期1500人,编为14个队。

当时新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文化程度和年龄悬殊过大。有小学、初中毕业的,也有大学专科毕业的,甚至还有少数工程师之类的高级知识分子到校报考。这样,在年龄方面自然就有很大差距。根据这种特点,学校采取了按文化程度高低分别编队(班)的办法: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员编为研究班,由张道彰主持教学和辅导工作;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学员续编为普通队(班),各队辖小队,小队以下设组,每队配以主任和辅导员。

学期规定为3个月。学习内容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革命基础理论,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现行政策;时事政治;革命修养等。学校没有专职教员,校队干部既是领导,又是教员。各门均无课本,各队主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员程度自编自讲。学员边听边记,听后进行讨论。学习有关党的重要政策时,由教务处集中全校学员作报告,上大课。

根据党中央“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学校结合教学,重视抓好对学员的思想教育。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改造学员的世界观。鉴于豫西解放时间不长,学员原来受国民党反动宣传和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的影响较深,对中国共产党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和前途。学校首先给学员讲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使其确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又组织他们学习讨论毛泽东同志的重要文章和共产党的有关方针政策,使其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基本了解和正确看法;认识到要彻底摆脱剥削和压迫,就必须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国民党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建立光明的新中国。第二,加强学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学员们来自各个方面,各个阶层、大都没有受过革命的教育和约束。在学习期间对他们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十分必要。为此,学校除抓紧对学员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外,还制定了学习、生活等制度,要求他们自觉遵守,养成集体生活习惯,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这为毕业之后能够胜任各种环境中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学校的生活比较艰苦。按行署规定实行供给制,干部和学员,每人每天1斤4两小米,3钱油、5钱盐,不供应白面,每天3顿都吃小米饭。由于当时交通不便,缺少运输工具,调运粮食时,学校就动员学员到距县城20华里的商酒务去背。还组织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地里挖野菜,以解决粮食标准不足的问题。学员的食具非常简单。 每人一双筷子一个碗;每组一个瓦盆。开饭时一组人就地围在菜盆周围共吃一盆菜。饭菜虽不好,但大家都觉得吃的十分香甜。河南日报社的王伟,至今还未忘记40多年前吃小米饭的生活。他说:“我吃第一顿小米饭时,端起饭碗掉下了眼泪,因为这是吃的革命的饭,是我参加革命的开始,心情相当激动,不以为苦,反以为荣。”

学员住宿条件亦十分简陋,十几个人打地铺住在一间房里。老式民房门大、窗小,热天潮湿、闷气,冬天透风、寒冷。学员的行李都是自带的,被褥都比较单薄。入冬时,学校给学员发一件贴身棉衣,其他衣物全靠自备。简朴的生活反而使学员更加刻苦勤奋。他们除了白天听课、讨论之外,晚上还要围在一盏小煤油灯下学习到深夜。学校里呈现出一派奋发向上的氛围。

学员们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活跃了学校的气氛。每星期六晚上,学校一般要开文艺晚会,各队会拉会唱的学员都参加演出。而平时各队课余、饭后的文娱活动,更是不拘形式,灵活多样,歌声笑语时时回荡在校园上空。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后,学校全体学员走向宝丰县城大搞宣传庆祝活动。漫画组、演讲队、街头剧、秧歌队活跃在大街小巷。

学校干部与学员之间,老学员与新学员之间充满着革命情谊。干部不仅关心学员生活,而且关心学员的进步,经常找学员问寒问暖,谈思想,谈感受。干部尤其关心年龄小的学员,晚上经常查看这些学员的被子有没有盖好。老学员也像老大哥、老大姐一样关心新学员。每逢新学员到校时,老学员都要到校外迎接,又是接行李,又是端洗脸水,使新学员一到校就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学员毕业时,研究班的学员大部分留校工作,担任各队辅导员,其他各队学员由豫西行署分配到各个地区参加工作。豫西行政干校创建之后,在宝丰毕业的学员约有500多名。1949年春解放军渡过长江之前,干校有一批学员约300人,响应号召随军南下。

随着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和中原解放区形势的变化,1949年2月豫西行署迁驻开封。3月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成立,豫皖苏、鄂豫、桐柏区所属河南部分和豫西区划归河南省,并筹备成立河南省人民政府。1949年5月初,根据豫西行署的指示,豫西行政干校向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开封搬迁。

为使学员旅途安全,迁校时,把学生组织临时改为军事编制,暂称游击支队,由赵树才任司令,张立人任行军大队长;还编有宣传队、先遣队。5月初,全校师生徒步登程,沿宝丰、郏县、襄城、许昌一线向开封前进。途中天气骤变,风雨大作,但同志们情绪高昂,唱着歌曲,呼着口号,冒雨行进。到许昌,稍作停息,与南下解放军部队举行了联欢晚会之后,又继续行军。5月中旬,学员到达开封,暂住在河南大学附近和东大街一带。

1949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以开封日报为基础筹建河南日报社。5月下旬,调豫西行政干校18人、中原大学学生20人参加筹建工作。经过紧张筹备,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于6月1日创刊发行。5月中旬,豫西行政干校改名为河南行政学院,由王晓舟任院长。

此前,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已于4月南迁武汉。原驻在河南大学校址的中原大学从5月起亦陆续南迁。5月底,河南省政府决定重建河南大学,河南行政学院并入河南大学,成立河南大学行政学院,王晓舟仍任院长(王晓舟于1949年12月调任开封市副市长后,1950年2月河南省民政厅厅长欧阳景荣兼任河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6月初学员住进河南大学校园上课。此时有250名学员毕业,6月7日以豫西行政干部学校名义颁发了最后一批《毕业证书》,其中一部分学员到省直机关工作,大部分南下。南下途中又有一部分留在信阳地区,其余到江南新区工作。从此,豫西行政干部学校胜利完成了党和政府所赋予的光荣使命。

豫西行政干部学校的建立,是当年入校学员的革命起点;豫西行政干校的光辉历史,是豫西区党委和行署史册上闪光的一页。在郑州工作的原豫西行政干校的干部和学员赵树才、张道彰、张汉桢、张立人、王伟等,曾回忆座谈豫西行政干校在为国家培养人才方面做出的贡献,为记载这段历史奉献史料。1987年4月,原河南大学行政学院前身——豫西行政干校在汴、郑的50多位校友在母校河南大学欢聚一堂,叙谈他们在行政干校受到的培养和锻炼,深情回忆那段难忘的学习生活。

(本文根据李福昌、郏永安、余海珠原文校改)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宝丰记忆:解放战争时期的豫西行政干部学校
下一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合并组建过程大事记
关闭窗口
 

友情
链接

国家档案局 河南档案信息网 郑州档案信息网 中国高等教育... 档案界 郑州大学档案馆 河南大学档案馆 河南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
中国政法大学... 南京大学档案馆 苏州大学档案馆 四川大学档案馆 上海大学档案馆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档案... 武汉大学档案馆 北京大学档案馆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All Right Reserved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